:::

禮之用 和為貴

分類:人際互動   2024/11/11


摘錄自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活出美好人生」
作者:加措仁波切
錄音志工:宋應勤
後製:宋應勤

想要改善人際關係,第一件要做的事,就是保持和善的態度。常聽過「伸手不打笑臉人」,這在心理機轉上是很有根據的。當有人對我們微笑時,我們通常也會回以微笑;當有人瞪我們一眼時,我們就算不回以白眼,也會保持冷漠拉開距離。美國幽默大師馬克,吐溫曾說:「沒有任何事物能夠對抗由笑所引發的攻擊,盡管如此,人類卻總是高揚著笑之外的武器,震天價響地鬥爭著。」

有個年輕人去買碗。他一進到店裡,就順手拿起一個碗,然后逐一的跟其他的碗輕輕碰擊,再仔細聆聽碰擊發出來的聲音。每次聽到的都是沉悶、混濁的聲音,讓他不斷搖地頭。老闆不解地詢問:「你為什麼要用手中的碗去碰擊其他的碗呢?」年輕人就回答:「有人教我,當碗和碗碰擊時,如果發出的是清脆悦耳的就是好碗。」老關恍然大悟,便拿另一個碗給他,「你拿這個碗去試,一定可以挑到好碗。」年輕人半信半疑地試試看,結果每次碰擊時發出的都是清脆、悦耳的聲音。他驚訝地問老闆:「為什麼會這樣呢?」老闆笑道:「你剛才拿來試的碗,是店裡用來展示,作為對照比較的次級碗,所以碰擊出來的聲音一定是混濁的。如果你想要挑到好碗,就要先確保你手上拿的是好碗。」

人際關係也是如此,唯有你和善待人,他人才有可能與你為善。不過,所謂的「和善」,並不是一定要一味地迎合他人,而是做到「我好,你也好」。美國心理學家艾瑞克·伯恩提出的人際溝通分析概念,獲得十分廣泛的認同,現在普遍用於心理諮商、人際課程等等。他認為每個人都有三種自我狀態,分别是父母狀態、兒童狀態和成人狀態。父母自我狀態,是源自於父母所給予的教養經驗,像是絕對不能這樣、一定要怎麼樣之類的教導或訓誡。兒童自我狀態,則是源自從小所見、所聞、所感、所理解的各種經驗,通常是情緒反應,包括愉快的和挫敗的。成人自我狀態,則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發展出來的理性思考。

以上這三種自我狀態是同時並存在我們身上的,當面對不同的人和情境時,常見到的爭執,就是人們以情緒化的兒童自我狀態,或是較強硬的父母自我狀態,與他人互動的結果,也因此造成人際關係緊張的不愉悅狀態。此外,艾瑞克·伯恩也提出腳本分析理論,認為早年的生活經驗,會讓我們自然而然地設定出自己的「生活脚本」,進而形成四種人際互動狀態:

一、「我不好,你好」,覺得自己比不上他人
二、「我不好,你不好」,認為生活沒有意義
三、「我好,你不好」,認為自己的不幸都是他人造成的
四、「我好,你也好」,對自己和他人都有信心,能夠有效的解決問題。

前三種人際互動,都是藏有危機的不健康狀態,我們應朝著第四種「我好,你也好」的方向去努力,就像是佛家說利益眾生的道理,基礎就是好好發展「成人自我狀態」,時時觀照自心是否陷在父母自我或兒童自我之中;當溝通發生問題時,就要隨時調整以成人自我來應對,才能讓雙方以和為貴地保持以理和禮互動,也就能互信、互諒,達成有效的溝通。

生活中,我們常常有許多因為人際關係而起的煩惱,如果我們先試著改變自己,對方可能就會跟著改變,那麽一切就會不一樣了。願意先從自己改變起,你的心境就會不一樣,心境不同,說話就會跟著不同,說話改變了,態度自然就改變,態度一改變,習慣就會改變,習慣一改變了,人際互動的能量也就跟著改變。簡單地說,這也就是孔孟「禮之用,和為貴」和「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」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