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4 期
文/可冀媽媽
小兒可冀念的是融合環境的一般國小。他是重度視障生,有光覺,粗大影像,但看不到字。他在小學二年級參加王建立博士的研究計畫學嘸蝦米輸入法。在這之前,從他小一開始教國字,我就教他字形。回家作業要寫生字,我也會在網版上,牽著他的手跟著寫作業,每一個生字寫四次,語詞寫一次,每四課後的語詞重點複習,再寫一次。
為什麼要學國字?有一次我打電話給淡江盲生資源中心的工程師,對方留他的名字。我直接就講「耳東陳,可愛的可,北田共的冀」,對方遲疑了一下,我改口說「希冀的冀」。當時這部分對答不流暢,我覺得很奇怪,事後才得知對方應是全盲沒有學過國字的視障者。當時,我就決定讓孩子有字形概念,畢竟我們日常對話常有這一部分,不想造成日後他與人對談的突兀。
再者,上了小學,每一課教生字,老師大概會花一節課教小朋友怎麼寫該課的生字,平均約一周一節課,我不想讓他上課晾在那裏,所以要求他盡量學,當時他有教助員協助,她會帶小兒在課堂上把老師講解的部分寫一次。另一方面,學校資源班老師負責一周一節課教他部首:含部首書寫與意義(這部分是根據視障教育專家謝曼莉老師的建議)。
寫字作業部分,我會先讓他觸摸我做的字卡,先有整體概念,再教寫字。但是相較於明眼小孩隨時都可以看到國字,容易不斷複習,他一個生字頂多寫個五六次,其實記不太住,我們都有些挫折,但都還是堅持著。他倒是把部首記得很熟。
一年後參加嘸蝦米計畫,我跟他一起學。我學得很吃力,老是記不住,得拿著對照表看,但他的拆碼能力很好,把字碼寫給他看,他常能自己判斷出來拆碼。有時我們不會拆的字直接透過程式查碼,他就能分辨該字碼組成是依據形、音、義,學得很快。
為了輔助他記住字形,我會把每課生字編成故事。例如,昆:太陽下,昆蟲在比賽。他就會知道有「日」與「比」(這兩個字的部件是最基本的,他很熟)。運:軍隊運送東西。他知道「辵」部跟移動有關,會聯想到「辵」與「軍」。我教導他國字絕大多數是形音字,學一個字,他應先想部首(義)、再想聲音。如「躲」:身體讓別人看不見,左半是「身」,右半是「朵」(他較早學會的字)。遇到象形字演變的國字,我會查《三民出版社》活用辭典,把辭典上畫的圖形畫給他觸摸,讓他理解也增加樂趣。
整體而言,他的學習成效是一課若平均有15個國字,12個國字拆碼可以記得很熟,其他的則不易記住,但提示字形,他往往能知道如何拆碼。此外,學嘸蝦米的助益在二年級的國語課上就能顯現。老師教書寫國字時,他會更專心聽講,馬上就練習拆碼給教助員確認,甚至自己當起老師教助理老師(新的教助員,學過更複雜的倉頡,學起嘸蝦米很容易上手),很有成就感。現在作業如果是國語課內範圍,他多半用嘸蝦米,若是造句或作文有較多沒學過的字或是成語,他會切換成注音,因為注音輸入法有很多內建的成語,排在選字表最前面。
小兒的經驗是成功的,我粗淺歸納出幾點原因:
1. 電腦操作能力:他從幼稚園大班學盲電,一年級下學期就用電腦寫所有作業,以注音輸入法打字速度也不慢(一分鐘二十幾個字),但嘸蝦米大部分不需要選字,打字更快,他更有成就感。他學習明眼人英打鍵盤位置也很快。
2. 字形概念:我曾跟王博士提過,視障生的嘸蝦米教學一定要配合國語文教學。我的孩子從一開始學生字時就學字形。國小生字編排是循序漸進的,例如先學「成」,兩課後的生字會出現「城」,這部分與嘸蝦米學習可以透過部件的組合,延伸國字的學習是一致的。
3.記憶力:有些字碼他不需透過字形聯想,自然而然就記住了。
4.陪同家長:尤其是關鍵。我花很多時間編國字的聯想,最好是有趣但不牽強他才記得住。他記不住的字通常是我想不出好的聯想,只好死背。
5.練習:學校作業盡量練習用嘸蝦米打。我估計包含上課時間與回家作業與練習,他一周約有3小時打嘸蝦米。平時,看到招牌或臨時聯想到,我會要他練習口頭拆碼。如他學過「加」,我會告訴他書「架」通常是木頭做的,讓他試著拆碼看看。易、楊、場、湯,這種搭配不同部首的變化,是明眼同學的學習重點,也是很好的練習題材。
6.學校資源:資源班、助理老師、導師都知道他在學嘸蝦米,都能在校給予必要協助,不必完全倚靠家長的教學。
我想特別提醒的是,同音異字的分辨不管哪種輸入法都很重要,例如,「事」情,而非「是」情,這也是提升打字正確率的關鍵因素之一。
很高興有機會參與王博士的研究計畫,師父引進門後,我土法煉鋼嘗試上述方法,教導孩子學嘸蝦米有了一些成效,希望藉由此文與大家分享交流。
(編者按:陳可冀現就讀於台中市大里區國小五年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