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
心靈的糧食

分類:成熟之美   2016/09/14

我帶學生去山地服務,下山時,跟一位新加入的同學聊天,問她為什麼會參加,她說她的室友說做好事比做可以帶來快樂的事更快樂,她不信,所以上山來體驗一下。

我很好奇這一代年輕人心目中哪些事可以帶來快樂,她毫不猶疑的說出一大串:哈啦、血拼、看電影、逛夜市……。那麼,做好事呢?她遲疑了一下,然後說「有意義的事」。我微笑了,這孩子看到了重點。
她說今天上山來服務原是抱著郊遊的心情出來的,為了怕中午的飯菜不好,她背包裡還放了一些乾糧,但是她開始教一個孩子英文,別的孩子都圍過來,很熱切的希望學,嘴巴張得大大的跟著她念,她突然覺得自己很有用,過去求學的挫折一掃而空。學生學得很起勁,她教得更起勁,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。營養午餐是二菜一湯,她吃了二碗,完全忘記背包中的私房菜。下午她替國中組補數學,發現自己還會二元一次方程式,覺得很有成就感。下山時,她把背包中所有可以吃的都掏出來給小朋友,雖然背包很空,心卻覺得很滿。她也給我看小朋友給她畫的素描,每一張都是上揚的嘴角,她好久沒有這樣一直笑了。
她說她的室友是對的,她以前覺得只有消費才會快樂,但是她今天一毛錢都沒有花也很快樂,她以前曾經參加過一些自我成長的工作坊,發現一直強調接觸自己內在感覺反而使自己變成自戀的水仙花,每天只關心自我感覺如何。今天她換了一個角度去想別人的感覺如何時,她覺得比較快樂。她下次會把買不必要東西、說不必要話的時間節省下來山地服務。

她看到的其實就是我們一直想告訴學生的:愉悅是生理的飽和,而滿足是心理的成長。現在的社會太強調個人主義,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,結果反而造成更多的空虛。人生有很多東西是要自己奮鬥得來才有意義,同樣是吃飯,自己賺來的就跟別人施捨的感覺完全不同。賓州大學的講座教授馬丁賽利格曼在《真實的快樂》一書中講過一個故事:他的老師養了一隻稀有的亞馬遜蜥蜴做寵物,一開始時,牠不肯吃東西,不論是生菜、碎肉、水果,甚至替牠去戶外捉活的蒼蠅和昆蟲都不肯吃,眼看著就要餓死了,有一天,這位老師一邊吃午餐一邊看報紙,看完順手一扔把報紙蓋在原本替牠準備的食物上面,這個蜥蜴一看見,立刻匍匐前進,跳上報紙,把它扯碎,一口把報紙下的食物吞下。原來蜥蜴一定要匍匐潛行、撕裂,然後才能進食,假如牠沒有這樣,牠就不會想吃,很多動物都是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。人其實也是一樣,不是自己心力、勞力換來的快樂是暫時的,心靈的飢餓是物質填不飽的。
看到現在青少年憂鬱症這麼嚴重,或許我們應該少出一點功課,多一點時間讓孩子有機會去接觸別人,替別人服務,換取心靈的糧食。

出處:時報副刊
作者:洪蘭
錄音:熊用娟
配樂:鄭玲玲